惟命是从: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完全服从命令。
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。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。郑襄公出于无奈,只好裸露上身,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:“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,令大王生气,这都是我的罪过。今后,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。只要大王不灭郑国,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,这就是您的恩惠了,也是我的心愿。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,请大王决定吧。”
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,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,就下令退兵,允许郑国求和,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。
惟命是从
成语故事 235 字 约 1 分钟
惟命是从: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完全服从命令。
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。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。郑襄公出于无奈,只好裸露上身,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:“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,令大王生气,这都是我的罪过。今后,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。只要大王不灭郑国,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,这就是您的恩惠了,也是我的心愿。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,请大王决定吧。”
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,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,就下令退兵,允许郑国求和,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。
故事信息
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率军攻破郑国都城,郑襄公无奈之下裸露上身、牵羊求饶,表示愿意完全服从楚王的命令。楚王见其诚意,下令退兵并与郑国订立盟约。这个故事体现了‘惟命是从’的成语含义,即完全听从命令、毫无异议。
在古代战乱频繁的年代,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往往决定了生死存亡。‘惟命是从’这个成语源于楚庄王攻打郑国的历史故事,讲述了郑襄公在国家危难之际,为了保全国家而选择完全服从楚王的命令,最终换来和平的结局。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服从与妥协的智慧,也让我们思考在困境中如何做出艰难抉择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成语故事吧!